人民網悉尼9月15日電 (李含悅)澳中友好交流協會首席執(zhí)行官大衛(wèi)·托馬斯日前在接受一檔財經類節(jié)目《大視野》采訪時表示,在人際交往中,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重要。同理,國與國交往更要建立友好關系。與中國進行經貿合作,首先是建立和發(fā)展澳中友好合作關系,這非常重要。
澳中友好交流協會首席執(zhí)行官大衛(wèi)·托馬斯接受財經類節(jié)目《大視野》采訪(視頻截圖)
大衛(wèi)·托馬斯是一位中國問題專家,談到中國,少有他不了解的情況。同時他也是一位高產作家和廣受歡迎的演講者,是思環(huán)咨詢公司創(chuàng)始人,澳中友好交流協會首席執(zhí)行官。
托馬斯和中國的關系由來已久,他在80年代跟著父親來到香港。其父親唐明治曾任港英政府律政司長,于1983年赴香港任職?梢哉f托馬斯的成長經歷中深深地融入了中國香港的元素。當時,中國人對于西方的商業(yè)模式和法律比較陌生。這也讓托馬斯獲得了獨特的視角,并開始關注中國人如何進行談判、如何做生意,那時中國還處于接觸全球視野的早期。隨后托馬斯開始幫助外籍人士利用香港的稅收地位前往外國投資,并幫助中國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。90年代中期來到澳大利亞時,托馬斯帶著豐富的中國知識,并還在不斷地完善這一知識體系。
大衛(wèi)·托馬斯年輕時的照片(視頻截圖)
托馬斯一直對中國非常感興趣!霸80年代甚至是我來到澳大利亞的90年代中期,沒人理解為什么我對中國如此執(zhí)著。當時我們剛剛經歷了經濟衰退,所以人人都專注于澳大利亞的國內事務。”當時托馬斯只想讓人們關注中國,他曾組織過考察團、參觀團,并帶隊跟公司高管去中國。在澳大利亞許多高級官員首次接觸中國都是與托馬斯一道,他們曾經在北京長城一起露營。
盡管中國發(fā)展變化很大,但多年來,托馬斯一直在重申一個信息:關系重于交易!昂苓z憾,我們在西方更傾向于反其道而行之。我們會先簽合同或者文件,獲得確定性,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。但是在亞洲,尤其是在中國,你首先得建立關系,有了關系才有交易!
大衛(wèi)·托馬斯年輕時的照片(視頻截圖)
節(jié)目主持人蒂姆·哈考特對此也表示贊同。“在中國做生意需要長期的承諾,就相對自己的家人,就像你擁有自己的生意。這樣能顯示無論經歷何種困難,你都會在這里堅持下去!
托馬斯一直以來都重視關系,他認為在所有的關系中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最重要的,這也是為什么他與澳大利亞的華人社區(qū)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系!拔艺J為我們作為亞洲世紀的一部分,華人社區(qū)是我們在未來的最大資產。澳大利亞要想在亞洲,特別是在中國開展業(yè)務,本地華人社區(qū)可以發(fā)揮橋梁作用,我們需要更好地賦予他們權力,這也是我非常致力于的事情!
托馬斯說,澳大利亞有超過一百萬的華人。悉尼很多華人都喜歡聚集在唐人街禧市做生意,而澳大利亞主流企業(yè)則分布在環(huán)形碼頭,他相信把這兩個群體聯系起來將是一個好的開始。“我們要認識到本地華人社區(qū)的重要性,他們不僅可以投資于我們的本地企業(yè),還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與中國的關系。他們講中文,了解中國文化,在澳大利亞也有著很好的經歷!
在中國,上海的豫園是托馬斯最鐘情的一處景點。他表示,豫園里的九曲橋正是對于在中國做生意的形象比喻,因為過程中會有曲折,你必須預見到會有挑戰(zhàn)!拔页3蛻粽f,在遇到困難和障礙時,我們只是到了橋面的拐彎處,這很正常。我們只需要找到一條通過橋面的路徑,由于路途漫長,預見到會出現拐彎。當然,如果你能夠達到橋的另一端,走進典雅的茶樓,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。”
《大視野》由人民網澳大利亞公司策劃制作,節(jié)目在澳大利亞知名財經網絡電視臺Ausbiz和全球網站Ticker News播出,節(jié)目旨在聚焦中澳兩國經濟、科研、教育及企業(yè)在疫情后的發(fā)展情況和合作機遇。